
成都是一座包容與多面的城市,濃郁風味的古代建筑與匠心獨具的現(xiàn)代建筑錯落有致的排列。它古典的歷史底蘊成就其經典的人文風情,又賦予現(xiàn)代都市的火辣與熱潮。

一場關于建筑與設計的創(chuàng)想之旅在這里開啟。11月27日,Hi-Design設計師俱樂部“大咖面對面”私享會在成都精彩舉行!特邀Atelier Alter Architects時境建筑設計事務所創(chuàng)始合伙人/設計總監(jiān),紐約州注冊建筑師,RIBA Chartered Member 張繼元老師蒞臨現(xiàn)場,她從建造和物質的角度出發(fā),從城市空間、建筑空間以及建造細節(jié)三個層面上介紹自己的理念,為現(xiàn)場的設計師朋友們帶來一場豐富的提升之旅。


同時,直播線上點擊量高達7000+人次,現(xiàn)場設計師以及線上聽眾與老師熱情互動,針對建筑實踐以及建筑學本身等主題進行了多方位的討論。

以下為演講精彩摘要
01
Surreal City in 3 Second Pauses
停頓三秒鐘的超現(xiàn)實主義都市

這是我們以前的實驗項目作品,停頓三秒鐘的超現(xiàn)實主義都市。
我們試圖用另一個角度去觀察城市,并將這種轉變后的城市關系展現(xiàn)出來。
建筑的六個維度。形而下的五個維度分別是:空間的三維,加上時間是四維。再算上歷史文脈,是第五維度。那么第六個形而上的維度是什么呢?
XYZ是前三維的空間維度,關于第四維度,有些人認為是時間,有些人認為是第三維的投射,第n維是第n-1維的Projection。
疫情以后,原先的城市的空間秩序被打破了,城市和建筑的空間認知得到了釋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部分超現(xiàn)實主義的空間概念逐漸進入了物理空間。

02
Tears in the Sky
天空的眼淚

這是一個比較小的項目,我們希望能夠用這一件小設計聯(lián)系起周圍的環(huán)境,并且展現(xiàn)出建筑與空間的關系。
凹面鏡能將影像倒置,在人靠近作品的過程中,天-岸-海的次序是倒置的。本裝置的凹面鏡置于地平線處,天空被呈現(xiàn)在近在咫尺的凹面影像當中,在不斷的反射折射下,人與天-岸-海的關系變得奇幻莫測 – 當人活動在拉長的凹面鏡周圍,似乎陷入了無盡的天空里。
03
Yingliang Stone Archive
英良石材檔案館

這個項目是用石頭的不同切面與切片轉換成空間的質感。
這里原來是個破舊的廠房。我們用不同形態(tài)的石頭塑造新的空間,令空間擁有更多的層次。
在這個房子里,材料本身的工藝影響了建筑空間邏輯的形成,而空間又成為了材料本身表達的舞臺。我們通過設計嶄新的建筑構造從而使得建筑層面的空間與細部層面的材料相互交織、相互詮釋著對方。
04
Yingliang Ston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這個項目中,我們試圖去找到石頭以及結晶所蘊含的結構,這兩種原材料在結構上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
我們將結晶的體量三維化,去形成我們的空間構成。這是一個集團的辦公總部,我們在設計初期,已經把公共空間、藝術空間以及辦公空間進行了整體的三維統(tǒng)籌。
一樓、二樓是博物館空間,二樓以上做辦公室,希望這個建筑既有公用的部分,也有私用的部分。
博物館整個空間沒有多余的裝飾,用最原始的表達方式記錄沉積億萬年的古生物印記,只使用了一個簡單的構成元素——墻體,這種簡單性帶來的是空間、尺度和光線體驗的前置。
05
The Transformer Theatrical District
大理變壓工廠

這是一個改造項目,我們將一個廢棄的工場打造為文化場所。我們將一連串的建筑塑造成劇場,這個場所里面的空間結構與戲劇結構關聯(lián)。
我們在整個場地中塑造了一個沉浸式戲劇街區(qū),這是一種新型的劇場。
這是一場與蒼山、洱海,也就是場地南北兩側的對話,也是云南大理古城和現(xiàn)代劇場、現(xiàn)代藝術的對話。